栏目导航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预算筹编影响因素之研究
作者:黄裕修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政府预算 行政院客家委员会 客家预算 预算筹编 
描述:需求。本研究主要是以2002年至2010年時間數列為主軸,透過行政院主計處與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預算書資料庫的蒐集與整理,來簡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歲出預算之內涵、預算經資門的變化情形及業務計畫提要。另一方面,本研究根據相關文獻、次級資料(立法院的質詢稿、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新聞稿及決算報告書)及訪談資料的整理與分析,來探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在進行預算編列時,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且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歲出預算規模膨脹地如此迅速?藉由上述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期望能找出一條脈絡,供政府決策單位作為爾後年度預算編列之參考,也提供社會大眾對客家預算的內涵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預算編列概況有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經實證研究有以下之結論:一、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在進行年度預算編列時,多少都會直接或間接受到客屬社團、主計單位、決策者、立法委員或立法院次級團體、政黨之間基於選情的競爭、國內整體的經濟狀況、法律制度及專家學者的建議與意見之影響。二、不同的預算參與者在不同的期間內,其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預算編列之影響程度會不同。三、影響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在進行預算編列時之最主要的因素為政治性因素。另外,政黨之間基於選舉的競爭,是造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的歲出預算規模成長地如此迅速之主要原因。
客语抄本〈渡台悲歌〉研究
作者:黄菊芳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客语 渡台悲歌 叙事 客家文学 抄本 
描述:作為人類精神活動重要指標的文學作品所具有的開放與創新。本研究的重要發現與所解決的問題可以概括如下:1.發現〈渡台悲歌〉第三個版本,並據以為底本,完成校勘工作,校勘本共計380句,2660字。2.詳盡註解〈渡台悲歌〉詞彙175條,深入探討13條重要的文化符碼。3.就淵源而言,〈渡台悲歌〉極可能是繼承〈過番歌〉的敘述形式,而對閩南語〈新刊勸人莫過台歌〉的內容加以增補;就演變而言,〈台灣番薯哥歌〉和〈又題出台灣勸世文〉應是對〈渡台悲歌〉的承襲與精簡。4.〈渡台悲歌〉繼承七言長篇敘事的傳統,在韻腳佈置方面力求整齊,並且以每個韻腳的韻尾做為押韻與否的標準;在用韻疏密的安排上,極為均勻,有171處是隔句押韻。5.〈渡台悲歌〉巧妙地使用對偶、排比、頂針、譬喻、對比、誇飾、道地口語、反諷等修辭手法,增加敘事的文學性。6.運用科恩及夏爾斯將敘事區分為故事與敘述的敘事學方法,探討〈渡台悲歌〉的故事結構和敘述結構,深入討論〈渡台悲歌〉所達到的敘事功能。7.解決〈渡台悲歌〉所描述的渡台路線爭議,提供較為合理可信的路線選擇:家(陸豐河田)→橫流→潮州府→柘林港→台灣。8.從集體記憶的建構、意識形態的透露、他者形象的缺席這些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討剖析〈渡台悲歌〉展示的深層文化結構。9.從巴赫汀「眾聲喧嘩」及「公眾廣場的話語」兩個面向深入闡示〈渡台悲歌〉所呈現的文化審美意涵。
跨越记忆•散播的种子:台东客家文化图像创作研究
作者:黄苹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台东 客家文化 视觉设计 
描述:的原鄉想像。 文獻探討分為客家文化(研究內涵)、離散研究(創作概念)與符號學(創作方法)三大層面,檢閱歷史文獻與現有理論,從歷史、文化的角度構思創作內容。設計創作部分從文獻中歸納出文化意涵,以臺東客家的稻米文化為主軸進行設計創作,依農耕時令節氣為主題,運用影像照片於整體視覺呈現之規劃,且從花布的平面表現形式延伸出創新的面向來連結花布與客家,體現臺東客家生活的內涵。花布的文化背景與視覺特性適切地表達了客家族群在遷移過程中的離散經驗,一種文化縱向橫向的移動。根據上述文獻歸納結果,以及創作內容,本研究獲得以下幾點結論:一、離散造就了不同於原鄉的客家文化。二、許多深具歷史意義的文物因沒有妥善保存現已不復見,應妥善保存歷史的記憶。三、臺東客家文化即是稻米文化。四、故鄉的記憶是一種符號,連結的是某種深刻潛藏在意識裡的一種銘記。 在研究創作後體認到保存東部客家文化的重要性,並且應珍惜尊重臺灣這片土地賦予我們的文化多元性。
赣南兴国跳觋仪式音乐研究
作者:黄苗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兴国跳觋 仪式音乐 客家文化 音乐形态 
描述:的选题动机与研究价值、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重点与难点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基本的介绍。第一章对兴国跳觋的信仰体系及其形态结构进行阐释。信仰体系及形态结构是仪式得以生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也是仪式音乐产生的基础。第二章针对兴国跳觋仪式音乐的本体形态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本文将兴国跳觋仪式音乐归纳为跳觋音乐与世俗音乐两大类别。其中,又将跳觋音乐分为声乐与器乐:跳觋中的声乐称为“觋歌”,文章从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以及曲体结构等方面归纳出觋歌的特点;从乐器在仪式中的象征意义及其演奏方式对跳觋中的器乐进行分析。跳觋仪式中的世俗音乐主要为兴国山歌,本文通过跳觋音乐与兴国山歌的比较,明确了这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并互相影响。在第三章中,从音乐的行腔方式、调式音阶以及节奏节拍方面将兴国...
北海市里头塘村的语言生活及语音变异考察
作者:黄艳凤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广西 北海 客家方言 语言生活 语音变异 
描述:里头塘话语音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描写,在这个基础上对其语音变异进行了全面考察,将其与源方言(蕉岭客家话)及包围方言(钦廉片粤语)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追溯其历时演变的轨迹,展现在包围方言渗透下其语音系统所发生的各种变异及其具体表现方式。进而,将语言生活和语音变异的调查结果结合起来讨论,进一步探索里头塘客家话语音变异的原因、途径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向作出预测。
广西省昭平县樟木林乡客家话研究
作者:黄美莹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客家话 樟木林 方言比较 词汇比较 语音演变 
描述:比較音韻法、詞彙分析,整理出樟木林鄉的客家方言概況。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文獻探討、歷史背景與語言概述。第二章是樟木林鄉客家話的平面語音系統,說明聲母系統、韻母系統、聲調部分與文白異讀。第三章是樟木林鄉客家話和中古音韻比較,窺探整個樟木林鄉客家話中古音到今音的演變。第四章是樟木林鄉客家話的語音特點,分別敘述聲母、韻母與聲調的特點。第五章為樟木林鄉客家話與其他客家話(揭西、陸河、台灣海陸話)的比較。第六章為結論,說明研究成果與檢討改進及期待。 透過研究結果,樟木林鄉客家話除具備客家方言共通特點之外,在語言特色的保留上有存古、有創新,另外可歸納出其音韻特點有:(1)明母與幫滂並母字的演變速度不同(2)精莊組字在止宕攝三等、遇攝的韻母形式不同(3)知莊章聲母的前化運動 (4) 部分見組字的細音增生和保守化現象(5)「全濁上歸陽去」的調類歸併。其音韻表現於聲母方面與祖源揭西相去不遠,韻母除特殊字外,差異也不多,聲調方面於去聲變化最大,雖各分陰陽,但樟木林鄉全濁上歸陽去,而祖源地是陽去歸陰上。
黑衣墨镜下的原生情感与认同抉择:论罗大佑的专业认同与国族/
作者:黄美池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罗大佑 专业认同 国族/族群认同 生命史 
描述:個道道地地的本省人,為什麼會如此堅定地建立起個人對於中國國族主義的認同?他的認同發展是如何形成的?在不同階段的發展過程中,其專業認同以及國族/族群認同的形成基礎是什麼,影響其認同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本研究將羅大佑的生命史分成四個階段分析:(1)童年與青少年時期(1954-1971)、(2)音樂初放光芒時期(1972-1985)、(3)音樂專業時期(1986-1999)、(4)音樂政治時期(2000-2009)。就專業認同的部分而言,羅大佑在音樂初放光芒時期受困在醫學與音樂的掙扎中,面臨人生道路的重要選擇。這樣的不確定感,終於在音樂專業時期有了決定性的突破,羅大佑在這個時期捨棄醫師專業身分,堅定地擁抱音樂工作,完成他的音樂專業認同,展開他做為一個作曲家的身分認同,並於音樂政治時期朝向舞台音樂劇的作曲家邁進。 至於羅大佑各階段的國族認同狀態,不論是童年與青少年時期(1954-1971)的「國民黨版的中國認同」、或是音樂初放光芒時期(1972-1985)的「反國民黨威權體制的中國認同」、音樂專業時期(1986-1999)的「文化中國版的中國認同」、以及音樂政治時期(2000-2009)「反台獨的中國認同」,雖然沒有出現轉折性的改變,他的中國認同始終如一,但是因為各階段用以對照「我群」的「他群」是有所不同的,也因此形成羅大佑各階段「中國認同」強度上的差異,呈現了 「我群」之所以彰顯,其實是源於「他群」所刺激的實例證明。羅大佑的國族認同觀在台灣統獨爭議及國族認同分歧的架構脈絡下,反應了台灣中國國族主義之國族認同型態及價值。而他的族群認同發展狀態,雖然身為客家人與福佬人的綜合體,童年與青少年時期以及音樂初放光芒時期抱持著內在客家、外在福佬的雙重認同,但是為了抵抗福佬強勢的「台灣民族主義」,逐漸以「我是客家人」的宣稱,將自己的族群認同與中國國族認同相互結合,並在音樂政治時期形成了自然平實的客家族群身分認同。
客家社区非营利组织治理原则之研究:以新竹县某协会为例
作者:黄美容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治理 治理 客家社区 
描述:後重建工作(文建會,1999)。政府以上這些不同部會的方案,雖以經濟、教育、文化、環保、福利等不同的推動路線與方式出發,但注重之處均在於蘊力於民間,試圖由共同生活之最基層的單位-社區開始,透過對居民的啟發與教育,激發居民為自己與家園打拼熱情與共識,進而提升社區整體生活品質與環境。本研究係採用質性研究之個案訪談法,訪談重心置於組織治理行為的探究,以新竹縣某協會為對象進行半結構式訪談分析,從核心人員之間的職責互動關係,探討該協會的治理情形,進而分析其治理型態對當地客家文化的運作與社區民眾參與影響。
苗栗造桥客家八音乐师苏添富之研究
作者:黄筠轩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苗栗造桥 客家音乐 客家八音 苏添富 
描述:儀的結合,描述八音在歲時祭儀中與儀式如何搭配使用,並針對三大節日之田野錄音內容,採譜並分析,當中針對蘇添富吹奏語法--弄噠與收噠仔的習慣語法詳加說明。第二部份為蘇添富八音技藝之保存,為完整保存其八音技藝,採精緻錄音方式,同時呈現口傳工尺譜、唸唱工尺譜以及演奏譜,其中演奏譜更以五線譜、簡譜以及工尺譜共同呈現其樂曲內容,供後人研究對照。
客家歌谣之多媒体於教学应用研究
作者:黄立涵  录入时间:2014-11-17 期刊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客家歌谣 多媒体 教学实验 
描述:文化教育觀點,期待透過新嘗試的研究,落實九年一貫資訊融入各科教學的目的,推展傳統藝術在音樂教學上的學習機會。本研究主要的成果與貢獻有四大特色:一為客家歌謠內涵特色探究、三位民族藝師的訪談紀錄、「我與客家山歌邂逅」多媒體影片DVD、教學實驗結果。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發現,透過教師製作之多媒體教學媒材,的確可以有效提昇中學階段學生對於傳統藝術客家歌謠的認識,以及對客家文化的正向接觸,教學過程師生互動關係良好。